地产大佬“组团”援助张近东
2021-04-14 10:40:38 来源:大宋咨询有限公司
- 首先施以援手的地产大佬是许家印,第二个前来帮助的则是杨国强。
-
- 继苏宁易购委身深圳国资之后,张近东仍在不断对外抛售资产,断臂求生。
-
- 近日,有消息指出苏宁旗下江苏银河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物业”)将以30亿元的价格卖给碧桂园服务。不过,碧桂园服务执行董事兼总裁李长江回复时代财经表示,目前暂时没有消息可以提供。而苏宁置业方面则表示,晚点将有官方的统一答复,如今不方便透露。
-
- 天眼查数据显示,早在3月23日,苏宁置业便将其所持银河物业的全部股权,质押给了碧桂园生活服务集团。在物业行业,很少出现同业之间的质押融资,当时业内就有声音指出,苏宁这一次质押,极有可能是交易前的一种履约保证。
-
- 如今看来,杨国强或将成为在许家印之后,下一个出手援助张近东的地产大佬。
-
- 去年12月,张近东父子将持有的苏宁控股的所有股权共计10万股、股本金额10亿元质押给了淘宝。这一条隐秘股权质押信息,向公众撕开了整个苏宁体系债务的一道口子。接下来的数月时间,张近东频繁出售旗下资产,对外频繁质押股份,甚至出让旗下最重要的资产--苏宁易购的股权,试图自救。
-
- 在2月的最后一天,苏宁易购正式对外公告宣布拉来深圳国资做战投,深国际和鲲鹏资本分别收购苏宁易购8%和15%的股份,交易总价达到148.17亿元。
-
- 交易完成后,苏宁易购原控股股东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下降为16.38%,苏宁电器集团持股比例为5.45%,鲲鹏资本持股比例为15%,深国际持股比例为8%。
-
- 但这100多亿“救命钱”仍无法帮助庞大的苏宁体系完全从债务泥潭中走出来,张近东抛售资产、抵押融资的动作仍在继续。
-
- 首先施以援手的地产大佬是许家印。3月12日,苏宁置业出质太原苏宁置业200万元股权数额至恒大人寿保险公司(以下简称“恒大人寿”);15日,苏宁置业又出质廊坊苏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7400万元股权数额至恒大人寿。
-
- 很快,苏宁系又开始质押地产平台苏宁置业股权。3月18日,苏宁电器处置苏宁置业5300万元股权数额至恒大人寿;22日,张康阳出质苏宁置业3000万元股权数额至恒大人寿。
-
- 第二个前来帮助的地产大佬则是杨国强。除前述对银河物业的股权质押之外,4月12日,苏宁置业还曾出质滁州苏宁置业1000万元股权数额至新余翰宇碧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
- 层层向上穿透,这家神秘的资产管理公司最终控制人是朱月容,天眼查数据显示,她同时也是碧桂园关联企业、社区金融服务平台碧有信名义上的实际控制人。
-
- 不过,在商业的世界里,利益才是永恒的考量。如果碧桂园服务30亿收购苏宁银河物业的消息属实,在施以援手之外,碧桂园最主要仍是看中银河物业旗下优质的物业管理合约。
-
- 公开资料显示,截止2020年,银河物业在管面积5979万平方米,合约面积7998万平方米,业务分布在全国31个省份的200多个城市;服务覆盖5大业态16个业态产品线,涉足全业态产品物业服务,并已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其基础物业服务中包含综合商业物业、科技办公物业、高端住宅物业、产业园区物业、公共服务物业等。
-
- 有物业行业内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银河物业的整体业态较为优异,住宅、商业、写字楼分布均匀。一般而言,商业及写字楼、产业园因为盈利能力更强,溢价会相对更高一点。
-
- 此前李长江就曾透露,碧桂园物业一直在寻找优质的商业标的。苏宁旗下银河物业正是拥有优质苏宁广场等商业项目的物业公司,可以进一步补齐碧桂园的业态组合。
-
- 在碧桂园2020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李长江提出五年实现一千亿营收的远大目标。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除“三供一业”业务及城市服务外,碧桂园服务在管理面积约为3.8亿平方米,管理共3277项物业;期内实现营收约156亿元,同比增长61.7%,创下了上市物企中的新高。
-
- 但不到两百亿的营收距离千亿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大规模的收并购将是碧桂园服务完善产业链和平衡业态中的重要一环。此前碧桂园服务还曾豪掷48.46亿元收购蓝光嘉宝64.6203%股份,创下物业行业收购金额最大的案例。
-
- 大宋咨询是一家专注数据采集、研究与应用的专业机构。致力于为客户解决数据问题,公司拥有多领域专家,严格遵循国际行业规范,拥有科学的数据采集方法及工具,完善的数据采集及研究流程,专业的数据采集团队,确保数据精准无误。
-
- 大宋咨询已累计为国内外500多家企业、政府机构、学术机构等客户提供过经济普查、人口普查、舆情监控、品牌价值评估、市场占有率评估、知名度、美誉度评估、满意度测评、神秘顾客检测、车流量监测、人流量监测、铺货率普查等各类型的数据服务。
上一篇:打造数字文化供应链平台助力海南文旅IP数字经济产业带建设
下一篇:电商数字化变革:从“新业态”到“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