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业内新闻 > 正文

设计问卷前需要知道的小细节
2021-05-20 14:13:27     来源:   



 

  • 调查问卷,是一个低成本快速收集资料的定量分析工具。这是个看起来简单,产出的问卷也看似很简单,但是在整体设计的过程却是需要很多的思考和预备。

  • 着手设计问卷前,先问

  • 为什么做问卷

  • 这个是问卷的目的,也直接影响后面问题的设计。

  • 如何使用问卷的研究结果

  • 这是关于问卷解决方案的落地。不需要太过细致的落地计划,但是至少要清楚,这份问卷的研究成果,可以获得多少支持力度。不管问卷发现了多么伟大的问题,如果没有落地,其实是没有无意义。也切忌不要今年做的研究结果,明年来实施,那问卷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就会大打折扣了,因为市场的瞬息万变。

  • 问卷的目的

  • 这是做所有事前,都要问的问题,【为什么做 Why】。而这个问题为什么重要呢,因为这会关系到设计问卷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会影响问卷的构成,当然最后也会产出不同的结果。

  • 问卷的目的主要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 收集用户信息

  • 很多时候,我们或许知道理想目标用户是谁,但是谁才是真正使用我们产品的用户呢?了解真正使用的用户,可以对用户进行更针对性的分析和设计。

  • 了解用户使用习惯

  • 了解用户在产品上是如何使用产品的,以及用户的使用路径是否按我们期待的方式进行,这是很有必要,这也是一个验证的过程。

  • 满意度

  • 了解用户对产品的满意程度,对于用户不满意的方面,可以进行归纳总结,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 建议反馈、吐槽、好评

  • 从问卷中收集用户的心声,明白槽点是什么。同时也收集用户的好评,这也是激励团队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是直接来自用户。

  • 体验优化

  • 对一个成功的产品来说,它要好用,它也要好看。产品有大改版前,可以用问卷来评估整体产品的体验如何,以便在重新设计的方向上能更好聚焦。

  • 需求验证

  • 很多时候,需求可能没那么明确,用户和产品间始终存在着 gap, 所以我们有时对方案琢磨不定时,可能会试运行,后续看用户反馈。通过合理设计问卷,我们也可以稍微窥探到用户的想法

  • 但是对需求的验证,单通过问卷还是比较难的,只能窥探到比较浅的一层,最好后续可以对用户进行访谈来做后续跟踪,以便了解事情的全面。

  • 这里要注意的是,问卷不适合探索用户的新的需求,或者要验证很精准的信息等比较复杂性的问题。

  • 如果你问用户,近期会推出新功能,问他会不会用。大致上,你得到的回答都是肯定。很多时候,同意比拒绝更简单。

  • 问卷问题的分类

  • 根据提问的方式,可以分为 【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办】

  • 是什么

  • 主要是用户信息、使用习惯等问题。

  • 例如,年龄层、职业、使用产品目的、知道产品的渠道、使用频率、使用竞品软件、整体满意度等

  • 怎么样

  • 主要是询问用户原因,比如打这个分数的原因,某功能使用如何等

  • 怎么办

  • 主要是询问用户的建议、期待产品改进的地方

  • 设计问题需注意几点

  • 问卷中并不是所有问题都适合问,有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需要去避免,以免激起用户的负面情绪

  • 敏感性问题

  • 个人信息类的问题比较容易会有敏感信息存在,就像你问用户工资区间,和在问卷最后告知用户参与问卷都有奖品,需要填写收货地址。很明显收货地址的准确性会比工资更高。

  • 措辞严谨

  • 无错别字,文明用词

  • 用词不产生歧义,准确表达;比如平时,比较多、近期,每个人对此理解是不同的,要提供明确的时间节点

  • 一个问题,就只问一件事

  • 尽量用陈述语句,不使用反问句、疑问句、否定句,用户可能无法准确明白,特别是否定句,用户有可能看成肯定句。

  • 避免用语过于口语话,不中英文夹杂,除非名词已完全普遍。根据目标群体的不同,会有差异性。比如iOS系统,不一定所有人都知道,这指的是苹果的手机系统。

  • 标准用词,尽可能或不使用缩写,比如 h,hr, 直接写小时,会更好。

  • 问卷的顺序

  • 先简单后复杂,并注意整体逻辑性的表达。循序渐进,如果一开头就是很难的问题,用户很容易放弃答题

  • 问题长度

  • 尽量保持所有问题在一个差不多的长度,保持一样的节奏。避免时长时短

  • 避免专业词汇

  • 很多时候,我们会用一些所谓的“行话”来表达,但是在问卷当中,无法保证用户同样是理解的,而且也会让用户产生距离感,非必要情况下,不要使用专业词汇

  • 选择题枚举要穷尽

  • 题目数最好不多于7个,太多也会造成用户选择困难,最后记得加个其他并提供文本框输入

  • 避免互斥、重复、相似

  • 问题避免前后矛盾,造成用户困扰,也不要重复或相似度极高的问题,除非这个问题是陷阱题,为了检验用户是否认真答题。但是在数量有限的问题中,一般比较少使用陷阱题

  • 保持开放性

  • 为所有选择的选项,加入【其他——】【以上都不是】【不知道】,用户可能会觉得问题或答案不匹配,而不知道选什么,这时需要给用户一个出口,避免产生无效数据

  • 避免询问引导性的问题

  • 大部分用户认为XX功能,很好用,你觉得呢?

  • 如果看到这样问题,大概可以从中读出两个信息,1. 大家都觉得好用 2. 平台希望我说好用。

  • 这个问题所传达出来的隐藏含义会引导用户做出不真实的反馈,这是没有意义的问题

  • 避免让用户选择【 是/否】【真/假】【好/坏】

  • 强制选择非黑即白,大部分情况下没什么意思,因为用户可能不确定。这个问题本身也没有太大价值,也会错过用户一些比较有趣的回答。

  • 所以如果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一定要知道的,可以更改提问的方式。

  • 来源:腾讯新闻

  •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问卷应如何设计问题和答案才合理?
下一篇:最后一页